患者:陈女士,26岁,无锡人,因四肢肌肉无力3个月,呈进行性加重。来我院治疗。曾于2009年10月份就诊于上海闵行区中心医院。肌电图示:肌源性损害.考虑:多发性肌炎。因怀孕未予治疗。于2010年11月来我院就诊,以“痹证 .肌源性疾病” 收入院。
当时病情:四肢无力伴压痛,活动后肌肉疼痛,双上肢抬举无力,活动受限,双下肢无力,上台阶困难,下蹲后不能自行站起,呈进行加重,进行性消瘦,原体重60公斤,现体重45.5公斤,偶有进食吞咽困难,夜间睡眠痰多,饮食可,精神可,舌黄苔厚,脉滑数。查体:T:36.5℃ P:80次/分 R:18次/分 BP:100/60mmHg,对称性四肢近端肌肉萎缩无力,左侧上下肢萎缩较重,下蹲后不能站起。双上肢肌力Ⅲ+级,双下肢肌力Ⅲ级,双侧肱二头肌、肱三头肌肌腱(++)双侧膝腱反射(++),跟腱反射(++).肌酶谱示AST:103.6 u/L、LDH:562 u/L、LOH: 729 u/L、CK: 8143u/L。
入院诊断:中医诊断:痹证 脾胃不足; 西医诊断:多发性肌炎
入院后根据有痹证的诊断症状:四肢无力伴压痛,活动后肌肉疼痛,双上肢抬举无力,活动受限,双下肢无力,上台阶困难,下蹲后不能自行站起,呈进行加重,进行性消瘦,原体重60公斤,现体重45.5公斤,偶有进食吞咽困难对称性四肢近端肌肉萎缩无力,夜间睡眠痰多,饮食可,精神可,舌黄苔厚,脉滑数。故中医诊断为:痹证。肌电图示:肌源性损害。b.肌酶谱示:AST:103.6 u/L、LDH:562 u/L、LOH: 729 u/L、CK: 8143u/L故西医诊断诊为“多发性肌炎”。入院后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,中药以活血化瘀、健脾为主。西医营养神经、增加肌力的药物治疗。
出院情况:患者经过我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及康复锻炼,病情明显好转。治疗以营养神经、改善肌肉功能、调节自身免疫等对症治疗,四肢肌力较前明显恢复,行走较前有力,上楼梯好转,下蹲起立好转。双上肢肌力Ⅳ级,双下肢肌力Ⅲ+级,四肢肌张力可,双侧肱二头肌、肱三头肌肌腱(+)双侧膝腱反射(+),跟腱反射(+),现患者病情稳定、好转,肌力明显恢复。